uu读书网 - 言情小说 - 撷香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224

分卷阅读224

    笑开来。

这番叙谈之后,皇帝想了想,私下里吩咐刘允:“安排下去,照顾好欣嫔。”他想让她帮自己照顾黎王府,在当时却没意识到,她在宫里,怕是连自己都照顾不好——单纯胆小的小兔子似的,万一谁对她下狠手,便能要她半条命。眼下她在宫里是唯一得宠的嫔妃,有人巴结,便会有人妒恨。

刘允领命,当日把皇帝都很尊敬的一位嬷嬷、一位掌事宫女调遣到李氏宫里,又安排了自己的四名心腹过去。如此,凭谁想算计欣嫔,都难以得手。

这一段看过来,他要是再品不出皇帝对欣嫔的情意,真就是白活了。他服侍的这位主子,在女子而言,该是特别好打发的男子:听话、体贴就行,欣嫔给他做件衣服、做一餐饭,他都能高兴得好几日眉飞色舞。

不过,也只限于皇帝打心底喜欢的,不合他心意的女子,把心掏出来,他都不屑一顾。

这种男子,另一方面来讲,不是不残酷的。

刘允觉得,程询也是这种人:尹希的小女儿为了程询要死要活,他却毫不在意。

而这档子事,也成了弹劾程询的那些言官拿来说事儿的凭据:斥责程询惹出风流账却不肯善后,分明是薄情寡义之辈。

程询根本不理这个茬。与女子相关的事情,只要接话,就会被人抠字眼儿、断章取义,闹得满城风雨。他还是忍着满心的膈应,清者自清为好。

一来二去的,不少官员内眷听说了这件事。廖大太太知情之后,来程府的时候,特地悄声问起怡君:“到底是怎么回事啊?二姑爷怎么会被那样一块膏药贴上了?”

怡君忍不住笑了,“有什么法子,他就是不出门都能招惹风流账的人。”

廖大太太见她神色松快,便愈发笃定是尹小姐一厢情愿,“我就说,二姑爷绝不是拈花惹草的性子,况且,哪儿有那个闲工夫啊?每日一下衙就回家带孩子,休沐时也只与亲友走动,谁不知道啊?这件事,他私底下要是不跟你说,你也别提,别惹得他心烦、尴尬。”

是怕她为这种事闹得与夫君失和,怡君欣然点头,“我晓得。”

廖大太太完全放心了,笑呵呵地望着由卓mama抱着在院中看花树的天赐,片刻后抱怨道:“你jiejie那个不争气的,还没动静。”

怡君失笑,转而问起哥哥的婚事:“有眉目了么?前几日,我婆婆问我了。”

“有眉目了。”廖大太太如实道,“你哥哥的婚事,你爹、你姑母私底下跟我摆过几回轻重,思来想去,我得听他们的——你和碧君嫁的这样好,想给你哥哥找个出身显赫的倒是不难,问题是没必要,人家下嫁过去,我们说不定要看人家的脸色,而且对二姑爷也没好处——本来就一直被人妒恨,这一阵总被人弹劾,够不容易的了,我们哪儿舍得再给他添乱啊。为此,我要给你找个与我们家门第相当的嫂嫂,有一个我瞧着挺好的,请人去说项了。那边要是同意,今年或者明年,新人就能进门。”

“娘。”怡君坐过去,依偎着母亲。

廖大太太揽住小女儿的肩,“你现在也够不容易的,幸好打小心宽,不然的话,这一阵怕要累得吓得不轻。我问过你姑母了,她说没事,眼前这些是二姑爷必经的是非。

“吃皇粮的,尤其又是他这样的人,这一辈子都要运筹帷幄,总有人惦记着想把他从高处拉下来。有的文人就是那样,见不得别人好,但有些文人又特别可敬,眼下帮二姑爷说话的,就完全是折服于他的品行才干。

“唉,我总觉得你们两个太不容易了——你公公做了甩手当家的,你哥哥jiejie也帮不了你什么。”

怡君的面颊蹭了蹭母亲的肩头,“我不是有您、爹爹和婆婆么?只要你们不时提点我几句,我心里就有底,眼下过得特别舒心。”

廖大太太轻拍着她的背,笑容欣慰,“那也是你自己争气、懂事。说起来,从有了天赐之后,是愈发的孝顺了。难得的是二姑爷也这样,得空就去找你爹爹说话,每回都把你爹爹哄得眉飞色舞的,跟亲爷儿俩似的。”

“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嘛。”怡君轻轻地笑开来,“这女婿还成?”

“这女婿太好了。”廖大太太由衷地说,“真正的一个女婿半个儿。瞧着你们,再看看碧君,我就总着急,急着她快点儿生儿育女,有了孩子,应该能更晓事一些吧。”

两个女儿出嫁的日子相隔不久,出嫁之后的情形却完全不同:怡君跟她越来越亲,现在真让她有贴心小棉袄的感觉,为此总后悔以前不够疼爱这个孩子;碧君也算是成长了,有所进步,可比起怡君,那点儿进步微不足道,总这样下去真的不成,为此便总自行检点,发现自己真不是教导儿女的材料。

.

钱国风的案子,经由内阁安排专人发力查证之后,仍旧是不能确定此人贪墨被弹劾的那五万两,却查出了此人有过行贿受贿的行径,数额都不少于五万两。

在同时,程询上折子指出,大力举荐钱国风的人是尹希,当初对弹劾钱国风的兵部堂官反将一军并得手的,正是尹希的门生。

尹希那边,则在这时候列出程清远在次辅位上行差踏错之处,并细数了程清远种种与属下、门生勾结牟利的事。

让程询意外的是,那边列举的关乎父亲的罪行,竟都是父亲确实做过,但已收拾了烂摊子的事儿。

外人就算知情,也不会知晓得这样详尽。

不是他,那么,还能有谁会派人在适当的时候透露给尹希?

答案呼之欲出。

他不由莞尔。

皇帝则是不偏不倚,耐心等待锦衣卫协理刑部查实的结果。

在这期间,黎兆先与侯尚书联袂举荐程询到兵部当差。

侯尚书举荐的态度诚恳,理由充足,意思是把程询平调过去就成。

黎兆先却是狮子大开口,跟皇帝说,不如给程知行侍郎头衔,他担得起。

皇帝被黎兆先引得笑了一阵子,说二十二岁的三品侍郎,朕倒是给的起,但总得等他干出点儿名堂的时候再说,眼下只能照着侯尚书的意思来。

得了这样的结果,黎兆先没什么不满意的,转头一本正经地跟皇帝说自己的事:他不想再做禁军统领,想去工部,因为这两年迷上了修路搭桥、建造宫殿、修缮寺庙这一类的差事。

皇帝好半晌不说话,随后一摆手,让他滚出御书房凉快着去,心里直怀疑这人真要疯了。

黎兆先也不着急,何时与皇帝坐在一起说话,就磨烦一阵。

.

这一年的端午节前夕,程询收到了父亲远游之后的第一封家书。

程清远在信中只说自己在外安好,最近几个月会留在武夷山下。

父亲定是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