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陇西之战
临桃这场决战,本来不想细说的,主角都没参与,只是一个支线背景。 但昨天到现在我的运营官和朋友私聊了我好几次了,我也简单回复过他们。大家似乎还有疑惑,详细说说也好。 先说兵力吧。 历史上,浑都海六盘山是7万人,忽必烈西路军6万人。 我为何写六盘山是11万人,西军10万人? 大概的逻辑是: 李瑕收复了川蜀、汉中。那成都的刘黑马便回到了关中,所以写刘黑马的4万兵力;利州属于汪家的兵力也已回到陇西,所以设置汪良臣有6万兵力。 另一边,李瑕更早把蒙哥死的消息报到了六盘山,所以六盘山能更多的吸引蒙哥的南征军。阿里不哥看到忽必烈的兵势足,也能从漠北派兵到六盘山。因为开战初期,阿里不哥的兵势是强于忽必烈的。 ~~ 再说将领,历史上,西军主帅是合丹。 我为何不写合丹,有几个原因: 一、这是小说,大家看得本来就很乱了,这时候再加几个蒙古名字,要花太多的篇幅去解释他们的背景,会导致大家更乱。(包括八春,也是这个原因不打算写,这首先是小说,重要的是大家看得不吃力。) 二、合丹的封地在别失八里,也就是吉木萨尔,很远。 三、在书里的时间线,这一战比史实提前了大半年,蒙哥的死讯也更早被阿里不哥知道,合丹是否支持忽必烈?我认为是存疑的。双方就算联络了,能不能及时赶来? 四、这是我一个很重要的伏笔,关系到陇西这个地方的战略位置。李瑕如果拿下陇西,可以切断忽必烈与远疆的联络(这是下面一个大剧情的内容) 五、最重要的一点是,在本书中,因为李瑕,忽必烈面对的是更加严峻的情形,他会更大力地启用汉人。这也是我后面想要仔细写的,如今只能是一点点揭开的小支线。 那我不写合丹、八春了,涉及到一个逻辑就是:没有他们西军能不能赢? 先说合丹是谁,窝阔台的第六子,庶子,宗王,封地在吉木萨尔。 ——“宪宗、世祖之立,合丹均有翼戴功。中统元年,御阿蓝答儿、浑都海于姑臧,获而斩之。” 这是关于这一战,史书上对他这个主帅的描绘就这一句话。 还不如汪良臣等人丰富。 “适大风扬沙,白昼晦暗,良臣乘机命军士下马持短兵冲敌阵左,绕出阵后,再溃其阵右而出。” 由此,我先不说合丹厉不厉害,只认为他任西军主帅是因为宗王身份,而非能力。 而历史上这一战,我通过看史料,认为的真正cao盘人是谁呢? 廉希宪、商挺。 他们一直是京兆宣抚官员,对地势最熟悉。 历史上,蒙哥死后,廉希宪说,“先发制人,后发人制。天命不敢辞,人情不敢违。事机一失,万巧莫追。” 他们抢先动手,杀刘太平、霍鲁怀、杀密里霍者、乞台不华,抢夺兵马。 他们利用在秦陇的根基,就地收拢人马,所谓“西师可军便地”。 他们分析出浑都海的上中下去路,以及下一步计算,猜中了浑都海要北撤…… 我认为,廉希宪、商挺用兵能力,甩了浑都海、合丹一百条街。 先不争论这些对不对。我是说——这些,是我写小说的逻辑。 之所以前面还花费半章的篇幅说廉希宪,就是在铺垫这一战的胜败。 我认为,“廉希宪”这个主要原因已经点出来,那足够说明如果没有李瑕的参与,浑都海就必败无疑了。 …… 这是将领,再说说兵员实力。 史书上没说合丹具体带了多少人来支援,只有“西师可军便地”“良臣尽起二十四州之兵”。 再加上本书中忽必烈局势严峻,所以我写主力是汉军。 巩昌军、关中军,守土之战。 而,浑都海手中的主力有两方面,一个是驻守六盘山的守军,一个是蒙哥南征的败兵。 六盘山守军,应该是多年不打仗,给成吉思汗守祭的。 值得一提的是,这部分南征败兵,在本书中几乎是亲眼看到蒙哥死于战场的。 这是士气。 辎重方面应该更不用多说了。 同时,参考了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大战,我认为汉军是有实力打败浑都海的。 更具体的关于汉军、蒙军具体战力分析,后面的章节应该会说到,这里就不再多说了。 ~~ 说说战况。 历史上,浑都海是不敢进陇西、关中。 我认为他应该也知道自己打不过,是打算回哈拉和林。 但被廉希宪料到了,西军追击,在耀碑谷“全歼”了他。 耀碑谷这个地方,在河西走廊,总之是北边很远。 本书中,决战地点在临桃,李瑕把浑都海骗下来了。 为什么在临桃? 临桃就在巩昌北面一点,浑都海想着,如果李瑕只攻打巩昌,也能引起汪家兵的崩溃,所以主攻这里。 地理上,临桃与街亭隘口几乎是平行。 有个逻辑是,浑都海知道自己打不过,因为有李瑕的奇兵,他才敢来的。 现在李瑕不来了,还杀了刘太平。 在这时候,浑都海就已经是注定要败了。廉希宪历史上的“上中下三策”,本书的下下策,已经解释过了。 剩下的要交代的,无非是: 汪良臣6万人正在和浑都海7万人打。 这时候,阿蓝答儿3万人(他带4万人打刘元振2万人,留下1万守街亭),3万人从街亭方向杀出来,这时他是打过一仗,急行军过来的。 同时,刘黑马2万人从祁山道方向杀出来。 6 2万,对阵,7 3万(这里昨天有个错误的地方是,7 3我写成了11万,其实是10万) 然后,汪良臣从侧翼杀过去,杀穿了浑都海。刘黑马赶到,一起击杀阿蓝答儿。 浑都海自已都知道必败,自然就输了。 至少我认为这逻辑是通的。 ~~ 再说战果。 为什么用“全歼”这个词,因为耀碑谷之战也用的是这个词,我认为应该是指“没有人逃走”。 为什么没人逃走? 我认为不是风沙太大,而是,能逃到哪去? 哈拉和林太远了。 打仗打输了,主将都被俘虏了,却要从巩昌这个汪家的老家一路逃回漠北,太远。 也许,还不如当俘虏。 所以我说全歼、匹马无还的意思,也是想扣一扣历史。 ~~ 以上,我不敢说全都是对的。 这是我写陇西这场战事的逻辑,我能做的也只是遵遁这个逻辑来写而已。 写书当然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。 要是觉得这个单章很无聊,说明这一战也就是个背景支线而已,在小说里我已经一笔带过、尽量不花费太多笔墨了。 要是对这段历史感兴趣,就当是随便聊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