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u读书网 - 耽美小说 - 穿到明朝考科举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238

分卷阅读238

    陈学士不置可否,便问他破题,崔燮答了“极赞古帝之大,一天之所以为天也”。陈提学品了品,又叫他顺着背了几句,点了点头:“这篇写得也算辞事相称,不如场上那篇有力道。写得更有力,却是过于激扬,少失中庸之度了。”

说着提笔临到卷面上,正要打分,抬眼见他还在,便挥挥手说:“去吧,叫皂役们开龙门,三日之后再来。”

崔燮行过礼便小碎步往外趋,一边捯步一边偷偷往后看了一眼,却见他手腕转动,似乎画的是个圈。

是圈就好,只要科考取中,明年乡试前就再没别的考试了。

他回国学销假,安安稳稳地读了三天书,到得放榜那天,又得回考棚受训。

当了诸生之后就不如没考上时清闲,岁科两试之年都得叫提学当面训导一番。顺天府各府、县教谕、训导都站在堂上,引着自己县里的考生在下面等着叫名,而国学的老师不用受提学官提吊,他们这些国学生和寄籍京师的外省生员们都缩在角落里,看着提学官一个县一个县地叫人。

陈提学真是铁了心要整治学风,不怕得罪人,打分打得吝啬,打板子却打得痛快。几个皂役拖着板子站在庭中,听他念出一声悠长的“四等——”就把人拖过来当庭开打。

考得差些的学生们就两股战战,在人群后合掌祈祷:“只愿考到六等……”

考到六等也只是剥了秀才袍服,等学政这一任干完还能考回来。若是五等就得由府学发回县学、县学发到社学等处服役,吃不尽的苦头。而不幸落到四等的……

学政一任也是九年,三年两次岁考,少说要吃六次板子了。

先发落了各县学渣和中庸的普通生,最后才轮到学霸们。

少数几个考到一二等的,上去了却比平常更有脸面:二等的学生就能得陈提学亲自温言抚慰,劝导其早应乡试;而到了一等那里,他自己就带了上等的精白米来,当众发放到廪生手里,对诸生说:“本官的规矩就是奖优罚劣,你们自己学得好,本官今日起便叫你们吃上廪米!”

那一袋米盛得满满的,有半人高,足抵廪生一个月的廪米了,米袋上还扎了大红花,足见陈提学抓教育的决心之重。

一袋袋米被衙役们帮着学生挑走,站在场中的生员也渐少,终于轮到了国子监生和那些随家长寄籍京师读书的官宦子弟。

陈提学翻着卷子一个个喊人上去,直到周围都快要没学生了,才喝了一声:“国子监生,迁安县崔燮上堂”!

崔燮便躬身趋到堂前,跽坐堂下听陈提学训导。

陈大人静静地注视了他一阵,忽地说:“之前本官在察院中,听得刘大人与我前任提学戴大人赞你文章好,直到我担了这任学政官,才有机会见你。你的文章……”

崔燮略有些紧张,连忙长了长腰,跪得高些听他说话。

陈学政说:“你那第二篇文章我回去又读了读,辞气如吕梁之水,奔涌澎湃……虽然失之中庸,但也正因此才能显出风骨,不用削改了。”

嗯,陈学政果然也是喜欢爽文的!

看来每个青年得志的读书人心中,果然都有个扫除陈腐弊政、强国安民的大国梦啊!

崔燮彻底坐稳当了,正容答谢,陈学政露出个浅浅的笑容,说道:“虽然你是国子监生,不领廪米,但我这里给的是我自家的米,凡考到一等的生员皆可领一袋走。你去领了米就下去吧,愿后年不必再见你了。”

他这话说得硬梆梆的,却是祝福崔燮明年就能考中举人,甚至后年就中进士的好意,崔燮岂能听不出来?

他也笑了笑,躬身答道:“多谢大人,学生必定不负大人的期待。”说罢也利落地转身就走,到放着米袋子的庭前挑了一袋,拎起来一把甩到肩上,在众学官震惊的目光中从正中甬道出了大门。

作者有话要说: 上次说的“以后不学习了”并不是从那章以后就不学了,而是以后肯定有不学的时候,那时就能更得早了

参考书

明史选举制考论郭培贵

大哉尧之为君也徐乾学

另一篇破题用李光地的

诗云周虽旧邦陈际泰

第141章

学政大阅诸生之后,崔老太爷的寿辰也就在眼前了。

崔家里一天天忙着准备寿宴、搭戏台,还单在一间小院里搭了灶,请城关一间好酒店的厨子来做席面。下人们自打叫锦衣卫上过一回门,老爷又叫发到了边关,都夹着尾巴过了一年的日子。如今少爷有了出息,他们也算终于走出了阴影,都打了鸡血似的卖力干活,尽心筹备着这场托名寿宴,实则是庆贺他们大公子攀上太子的喜宴。

崔燮与云姐、和哥各邀了相熟的亲友,又给老家发了几份不求回应的帖子。因着崔参议不在家,他们家也没有一个有官身的人够得上和他原先的同僚来往,就没给那些人递过帖子。倒是也邀了左邻右舍,请人家若有空就过来喝杯喜酒。

那些邻居虽然跟他们家相处得不差,可这一排住的多是些低阶官员,有几家就在部院任职。崔参议当初是恶了两位首辅才被发配到云南的,他儿子再有出息也是在国子监的出息,别人只知他有这么个老子,也不大敢和他们交往的太亲密。

人家顾着多年邻里的情份,倒也遣家人、妻小上门来问候,送了礼,只是当家人都不肯上门庆贺。

崔燮早知道会有这种情形,凡有来送礼的都叫家人登记下,等着往后年节还情就是。

虽然客人少,他还是向学里请了一天假,好在家主持这场寿宴。毕竟崔家上下,如今只有他一个男丁支撑场面,他若不在,满院子老弱妇儒也无法待客。

他这回请假既然是有正经事要做,国学里规矩又不比早年严苛了,林监丞也就睁一眼闭一眼,准了他的假。

到得初九那天,崔家上下都换了新衣,院里挂红披彩,装得像过年似的。一大清早,计掌柜便引着戏班子的人来了家里准备。

这班子正是他们捧红的三国班之一,唱貂蝉的那家福寿班。他们家不仅能唱全本的,还会唱。班里有个正末唱关公唱得极好,扮起来高大魁伟、一身正气,虽不一定比得上老三国里的陆树铭老师,但也广受京师人民的好评。

崔燮只说武戏热闹,老小都爱看,那些美人儿戏不好叫邻居和孩子们看,便点他们家来唱。

那福寿班只见了计掌柜一面,便也不争要唱什么,不争定钱多少,巴巴儿地推了几家富贵人家的邀请,一心给崔家唱戏,期盼他家能给自己弄些新妆容、舞台效果。